     
- 帖子
- 6045
- 精華
- 0
- 積分
- 3206
- 回帖
- 4894
- 便服
- 1207
- 轉圖
- 1014
- 校服
- 6
- 金錢
- 0
- 感謝
- 0
 
|
Sony A7S III 初體驗 (Updated)
本帖最後由 viewfinder 於 2021-4-26 01:09 AM 編輯
好處
1. 色水似乎較 A7R4/A7c 更佳
2. 新 menu 係易用 d, 今次真係可以用 LCD 禁 option
3. 9.44M EVF 清, 但個人覺得 A7R4 5.76M EVF 已經足夠
4. 對焦快而準
5. 相對高質素 12MP(始終唔會夠 A7III/A7c 24MP 清)
6. 高質素 4K 比 A7III/A7c 6K downsample 4K 更佳, 因為 bitrate 明顯高很多
7. Dynamic range 表面睇應該比 A7R4/A7c 好 d
8. 有聲 4K 120fps 但需要買 120/144hz mon, 否則只能用半速睇片才能正常播放
9. 4K 60fps 永不過熱
10. 側反 mon 方便高炒低炒
11. 高 ISO 可用
12. S-Cinetone 適合唔想對 S-Log/HLG 調色既人
壞處
1. 貴
2. 雖然主打低光但維持 12MP 是錯誤定位, 應適當提昇至 16MP 不致於對低光有影響太大, 但對相片清晰度卻有很大挽回. 舊時 Nex 3/5/6/7 都係 16MP 睇返啲相都可接受, 但 12MP 真係唔足夠.
3. 第二組 ISO circuit 設係 12800 原來只係 S-log 拍片, 影相 2nd ISO 只係得 1600iso 十分不足夠, 令此機價值大跌, 我覺得 Sony 應至少設在 3200iso.
總結:
1. 4K 60fps 唔過熱好用, 但香港拍長片機會太少, 得 youtuber 拍長片但唔會用 A7S3. 如果講私影, 港女多數唔喜歡拍片, 俾你拍短片都極限, 有 d 短片都唔制.
2. 想得到一張清晰高質素照片, 仍然有計. 影 RAW output PNG, 交由 Topaz Gigapixel AI upscale 61MP 咁照片仍然等同一部 16MP 相機質量. 但就要花費大量時間.
3. 今次使用 Sony 16-35mm F2.8 GM 鏡皇. 因此 12MP 相片影出黎仍然相對高質和清晰, 像素和解晰度上仍勵強夠用. 如果一般用家只購買 Tamron 副廠鏡或其他平價 Sony 鏡頭, 想必一定發現 12MP 影相唔夠清. 所以我結論係打如用此機影相, 鏡頭最好有咁靚買咁靚.
4. 性價比不高. 有 25k 我會建議俾多 4k, 買 A7c 加二手 A7R4, 因一般情況下 A7c 加支 F1.4~F2.8 已足夠應付低光, 除非影申手不見五指地方或夏天拍幾個鐘 4K 60fps. 而 A7c + A7R4 雙機組合可完美應對夠光(A7R4)和低光(A7c), 亦可長時拍片(A7c 過熱用 A7R4 再待 A7c 冷卻, 到 A7R4 過熱用返 A7c 如此類推).
我只曾經遇過二個肯拍校服長片, 無可能因為咁樣而買 A7S3. 如果比我遇多一二個, 則可考慮. |
|